專題介紹

銘記曆史,弘揚長征精神;不忘初心,走好新長征路。

80年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曆時兩(liang) 年,戰勝重重艱難險阻,最終在西北地區勝利會(hui) 師,完成舉(ju) 世聞名的二萬(wan) 五千裏長征。這是人類曆史上無與(yu) 倫(lun) 比的壯舉(ju) ,凝結成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成為(wei) 中國人民堅定無畏的精神象征,成為(wei) 中華民族在奮進的道路上不斷取得勝利的力量源泉。

為(wei) 隆重紀念這一曆史性的時刻,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中國國家博物館、bv伟德官网登录、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hui) 共同主辦“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美術作品創作展”,組織全國七大美術院校和部隊組成12個(ge) 創作團隊,曆時一年,創作出123米乘8米的宏幅巨製,於(yu) 20161022日“紅軍(jun) 三大主力會(hui) 師”紀念日在國家博物館南1、南4廳向公眾(zhong) 展出。

此次大規模的主題性美術創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重要講話精神,繁榮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催生主旋律美術精品創作的一項重要舉(ju) 措。組織者精心策劃,周密安排,特邀軍(jun) 史專(zhuan) 家和美術專(zhuan) 家反複論證,選取紅軍(jun) 長征中最經典的12個(ge) 曆史節點,“十送紅軍(jun) 、血戰湘江、遵義(yi) 曙光、四渡赤水出奇兵、婁山關(guan) 大捷、彝海結盟、飛渡瀘定橋、翻越雪山、草地鐵流、智奪臘子口、直羅鎮大捷、大會(hui) 師”作為(wei) 表現主題,串綴出長征的大致脈絡,以油畫和中國畫的形式再現那段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

展覽將展至1110日。



專題作品

專題相關資訊

專題總覽 > 專題資訊 >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

《草地鐵流》創作談

曆史是一個(ge) 背影

——《草地鐵流》創作談

廣州美術學院創作組  羅奇

 

 

“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不這樣認為(wei) 。曆史的真相或許會(hui) 淹沒在浩如煙海的幹擾信息中,對曆史學家而言工作是艱巨的。然而,無論多麽(me) 複雜的曆史,總會(hui) 留給我們(men) 一個(ge) 模模糊糊的背影,這個(ge) 背影就是大眾(zhong) 意識選擇的結果,我們(men) 需要的就是這些。抽絲(si) 剝繭,剩下的就那麽(me) 一點點,或許是某個(ge) 不容置辯的事實,或許是某個(ge) 精神代碼。

 

背影 

紅軍(jun) 過草地留給我們(men) 的就是這樣漸行漸遠的背影。這個(ge) 背影是曆史留給我們(men) 的精神代碼,是人類在異常艱苦環境下的一種超越極限的抗爭(zheng) ,是留給我們(men) 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接到這幅作品的創作任務時,我很激動,紅軍(jun) 過草地太適合我對於(yu) 曆史的解讀了,同時我又搜遍幾乎所有關(guan) 於(yu) 紅軍(jun) 曆史畫創作的作品,沒有看到以背影為(wei) 主的作品。至少在構思上將奠定《草地鐵流》的獨特價(jia) 值。

專(zhuan) 家們(men) 對我作品草圖的意見,更進一步提升了我對於(yu) 這段曆史的理解。如何將各種意見與(yu) 自己最初的想法融會(hui) 貫通,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一點上去解決(jue) 問題,是我在構思過程中苦苦思考的,如果在畫麵上表現的東(dong) 西太多,可能會(hui) 削弱畫麵本身的力量。匯總所有專(zhuan) 家意見,寫(xie) 在紙上,反複琢磨,慢慢梳理出一個(ge) 關(guan) 鍵詞,讓我豁然開朗,那就是——步履維艱。由步履維艱結合曆史考證可以派生出很多東(dong) 西,累、瘦、衣服破爛、皮膚黑、傷(shang) 、凝重、苦澀、迷茫、隱約的希望、相對散亂(luan) 的隊形等等,這些都是曆史留給我們(men) 的背影。本來草圖上是有救人出泥坑的場景,後來去掉了,因為(wei) 曆史畫畢竟隻是一幅畫,它承載的信息不能太多,表現的隻能是曆史的瞬間,而這一瞬間將凝固成永恒,盡可能的將作品所表現的力量集中到這一點,不斷地提純。畫麵的敘事性太強會(hui) 將觀者的感受引導偏離,我想提供給觀眾(zhong) 的就是茫茫的沼澤地,艱難跋涉的紅軍(jun) 戰士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遠方,可以衍生無限感慨的革命苦難圖景。

 

                          不刮胡子

這幅作品的創作時間非常的緊,草圖基本定下來之後,我安排幾個(ge) 研究生上稿,自己忙著對畫麵的一些細節進行進一步的推敲考證,加上家裏一些必須要處理的事情,我實際親(qin) 自拿筆開畫已經是7月26日了。很多人擔心我畫不完,我自己也有點緊張,隻要心裏有底,還是不怕的。但畫了幾天後,發現難度比我想象的大,大的效果是靠細節累積的,但往往每一個(ge) 細節刻畫要費很多時間,而且畫麵很大,你站在那裏,不一會(hui) 兒(er) 就腰酸背疼。就那天空來說,看似幾片雲(yun) ,畫稿時輕輕鬆鬆幾下就搞定,但你站在升降機上,麵對的是一小塊局部,無法退遠看,即使下來退遠看,麵對的也是天空的一大片反光,唯一可以的就是必須憑記憶,然後推算。畫個(ge) 把小時之後再爬到樓上去看看,(那裏看沒反光,但是斜的)記住你所畫的樣子,繼續調整。還有就是那麽(me) 大一片天空,必須一天畫完,否則第二天畫布吸油不均,根本不知道哪裏真正亮,真正暗。可憐我就那片天空來來回回起碼畫了八遍。每天八點出門,深夜回家,這就是暑期節奏。一天晚上洗澡後照鏡子,突然發現很久沒刮胡子,正欲刮,忽想,俺跟這作品死磕上了,不畫好它,不刮胡子。

 

                            改作業(ye)

這幅作品是研究生幫鋪的底色,因為(wei) 他們(men) 的用色習(xi) 慣與(yu) 我不同,在調整過程中,我可以借用能夠豐(feng) 富畫麵的色彩。其次,他們(men) 可以幫忙對一些基礎性的東(dong) 西進行塑造,比如衣紋、武器道具等,可以節約我不少時間。畢竟,學生再怎麽(me) 功底紮實,他們(men) 也無法把握我心中想要的效果。而且,他們(men) 每個(ge) 人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樣,對曆史畫創作是陌生的,所以不同學生得發揮不同作用,有的找資料,補充材料、有的鋪底色、有的做沙盤、有的借道具,拍攝人物動作造型等。各司其職,配合很默契。最後留下來時間比較久的是黃福昌(研二學生),我說他們(men) 是中央軍(jun) ,已經過完草地了,咱們(men) 是紅四方麵軍(jun) ,還得過,總是鼓勵他盡最大的想象力去畫,反正後麵還有我來收拾呢!到後來,基本上是他在前麵畫完,緊跟著我又在他的畫麵上搗來搗去,變成另外的模樣,節奏非常順利。一天,他笑著說:“老師,這好像我學畫時老師改作業(ye) 啊!”後麵他的工作完成,隻剩下我了,我說:“你已經過完草地了,老師是掉隊的紅軍(jun) ,繼續長征。”

 

自畫像

一般來說,偉(wei) 大的曆史畫作品都會(hui) 有一個(ge) 共同點,那就是創作者會(hui) 偷偷將自己的肖像藏在作品裏麵。可這幅《草地鐵流》作品全都是背影,比較麻煩,唯一能植入的就是最右邊那個(ge) 回頭望的老紅軍(jun) 。我決(jue) 心將自己畫進去,於(yu) 是擺造型、拍照。可自己實在與(yu) 那個(ge) 年代的形象相去甚遠。從(cong) 這裏我突然深切地感受到當年紅軍(jun) 的不容易,現在與(yu) 過去的強烈反差,沒有當年的犧牲,哪來今天的生活,雖然現在仍有各種各樣的不如意,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men) 應該保有耐心與(yu) 信心,不管怎樣,無疑今天就是當年那些前輩的夢。我們(men) 不能忘記。高原、強烈地紫外線、饑餓、晝夜巨大的溫差、隨時可能的危險、疲累與(yu) 傷(shang) 病、缺醫少藥、輜重等是完全可以改變一個(ge) 人的。慢慢地我將自己幾乎完全置換到過去的語境中,努力地去感同身受,由開始將自己畫得很像到慢慢不是很像,最後很少人能認出來。我估計當年紅軍(jun) 走完長征,假若遇見親(qin) 人,也是認不出來的。將自畫像植入進去的過程發生了巨大變化,我覺得是正確的,改變了我,這一行為(wei) 在此表示我對革命前輩深深地敬意,我想假如時間穿越,我應該也是義(yi) 無反顧地踏入那片土地。

 

                             細節

當我埋頭刻畫那些小細節時,一位畫畫的朋友說:“不用那麽(me) 細了,估計另外的那些畫都是啪啪幾大刷就搞定,你這可以過關(guan) 了。”可是我想,我得過自己這一關(guan) 啊!細節決(jue) 定成敗,不可以敷衍。的確,這幾乎是一個(ge) 無限的工程,隻要你願意,總是可以畫下去,再給我一年時間,也可以每天不停地往下畫,隻要你坐在畫布前,你總是會(hui) 發現可以改進的地方,沒完沒了。有時實在累了,我就想這將是一幅世界名畫,得付出超人的努力,或許這種精神勝利法還管用,所以基本都在畫布前工作,時間利用倒還充分。每一個(ge) 細節反複推敲,光影設置、道具造型等。比如槍,福昌同學幾乎都成槍械專(zhuan) 家了,有些槍支是長征後才使用的,比如中正式,使用最多的是漢陽造和老套筒,當時蘇區實際也有自己的兵工廠,一些槍支的形製有稍許的改動。因製造設備簡陋,造成同一類型槍支也會(hui) 出現不同款式,為(wei) 此我們(men) 還走訪了部隊的槍械製造專(zhuan) 家,聽取意見,然後再核對沈堯伊先生《地球上的紅飄帶》連環畫進行求證,希望能不犯錯。同時對於(yu) 道具也是精心推敲,因此在畫麵上出現的馬燈、茶缸、葫蘆、鐵鍋、二胡、牛皮包、羊皮襖、手榴彈、藥箱、草鞋、梭鏢、背包、大刀 、青稞袋等等,每一個(ge) 道具都得與(yu) 每一個(ge) 紅軍(jun) 身份相符。在這裏無疑得特別感謝沈堯伊老先生,他的連環畫給了我們(men) 巨大的幫助,每每想到要畫個(ge) 什麽(me) 東(dong) 西,先是查閱資料,那時確實有的,是這樣的形製,再翻看沈先生的連環畫,無不一一印證。而且,沈先生作品裏的細節相當充分,很多我們(men) 想不到的他那裏出現了,比如二胡。先生考據之詳細是歎為(wei) 觀止的,在此致以我深深地敬意。同時也感謝各位專(zhuan) 家意見,非常中肯,一個(ge) 人的想象與(yu) 理解是有限的,眾(zhong) 人合力很重要,我對每一個(ge) 意見都是認真聽取,仔細分析,然後改進,對這幅作品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還有就是對這幅作品幫助很大的小夥(huo) 伴們(men) ,他們(men) 是孫佳興(xing) 、黃福昌、翁潤鵬、林海東(dong) 、方劍。

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yu) 故事是很多的,在此無法一一贅述。如畫麵吸油的問題,在如此大的畫布上非常明顯,嚴(yan) 重影響你對畫麵效果的判斷,預判效果與(yu) 掌握抹油時間的節奏,這就是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與(yu) 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再者沙盤製作,也是問題多多,再怎麽(me) 困難你也得扛下去。長征精神就是一種直麵困難的勇氣,一組史詩,一種蕩氣回腸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