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專題作品

專題相關資訊

專題總覽 > 專題資訊 >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金獎作品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設計展在深圳開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和bv伟德官网登录聯合主辦,中共深圳市委宣傳(chuan) 部、深圳市文體(ti) 旅遊局和深圳市文聯承辦的第11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設計展,於(yu) 2009年10月11日至10月29日在深圳市關(guan) 山月美術館以及華·美術館分別展出。11日上午在關(guan) 山月美術館舉(ju) 行了隆重的開幕儀(yi) 式。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中國文聯副主席、書(shu) 記處書(shu) 記馮(feng) 遠,中國文聯副主席、伟德线上平台主席劉大為(wei) ,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劉中軍(jun) ,伟德线上平台分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主席吳長江,廣東(dong) 省文聯黨(dang) 組書(shu) 記、專(zhuan) 職副主席白潔,伟德线上平台副主席、廣東(dong) 省美協主席許欽鬆,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戴誌祺,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馬逢國,香港康樂(le) 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吳誌華,中共廣東(dong) 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長王榮,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王京生,深圳市副市長唐傑,中共深圳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段亞(ya) 兵,深圳市文體(ti) 旅遊局局長陳威,深圳市文聯主席董小明,華僑(qiao) 城集團首席執行官、何香凝美術館館長任克雷等出席了開幕式。這是全國美展自第9屆首開設計展區之後,再次在深圳市舉(ju) 辦,也是中國設計藝術家們(men) 在此向祖國60華誕獻上的一份厚禮。

 

深圳市副市長唐傑主持開幕式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王京生致詞

 

伟德线上平台分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主席吳長江致詞

 

    本屆全國美展設計展分工業(ye) 設計、平麵設計、服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書(shu) 籍裝幀藝術設計以及綜合類設計(包括工藝美術及其他類)等設計類別,美展組委會(hui) 共收到應征作品3328件,初評後有746件作品以實物原作方式進入綜合評委的複評。經29位評委無記名投票評出463件入選作品,其中有89件作品獲得獲獎提名,包括4件金獎提名作品、9件銀獎提名作品、8件銅獎提名作品和8件優(you) 秀獎提名作品。本屆參展作者仍以藝術院校師生居多,但業(ye) 界職業(ye) 設計師的參展人數比上屆有顯著增長,而評委的構成也充分考慮了業(ye) 界的因素。作品形態除環境藝術作品外,全部以實物形式呈現。其中,產(chan) 品設計部分有相當數量是近年已投入批量生產(chan) 的。這些作品,立體(ti) 地反映了中國設計的廣泛性和對社會(hui) 生活的介入程度。為(wei) 深入總結和研究當代設計藝術成就與(yu) 趨勢,由第11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藝術設計展區組委會(hui) 、深圳市創意文化中心和深圳市關(guan) 山月美術館共同策劃主辦的“2009(深圳)國際設計論壇”也同日在深圳博物館舉(ju) 行,論壇將以“共享的空間——全球化背景下設計價(jia) 值的反思與(yu) 前瞻”為(wei) 主題,為(wei) 此次設計展覽搭建國際交流的平台。同時,作為(wei) 此次設計展外圍展的“融匯:深港設計邀請展”也將在關(guan) 山月美術館同期舉(ju) 行。

    自十屆全國美展之後的五年間,中國設計界及其現實語境有了很大變化。直接影響中國設計發展的因素有兩(liang) 點:首先,高等設計藝術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全國千所高校開設了設計藝術專(zhuan) 業(ye) ,學生畢業(ye) 後進入社會(hui) 就業(ye) ,構成了龐大的設計從(cong) 業(ye) 者主體(ti) 。其次,中國經濟日益成為(wei) “全球化”國際大格局的一部分,與(yu) 設計相連的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結構呈現新的變化,這些變化凸顯了設計的重要性,加入WTO後,產(chan) 業(ye) 與(yu) 設計形成了比以往更密切的聯係,設計院校與(yu) 產(chan) 業(ye) 有了更多合作,同時也催生了職業(ye) 設計師體(ti) 製。另外,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hui) ,讓新世紀的中國設計獲得了發展的良好契機。在籌備北京奧運會(hui) 期間,無論是視覺形象識別係統的廣泛使用、開閉幕式創意策劃、比賽場館景觀和室內(nei) 設計、獎牌和紀念品設計,還是與(yu) 奧運相關(guan) 的公共環境、交通的設計,都為(wei) 設計師提供了施展身手極好的機會(hui) 。這些以國際水準為(wei) 參照的中國設計,在構築中國設計特色、建立當代設計體(ti) 製、開展國際交流等方麵均積累了難得的經驗。

    中國的設計正迅速發展並走向成熟。雖與(yu) 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但從(cong) 文化多樣性和生活多樣性的角度來說,發展中的中國設計自有不可替代的價(jia) 值。設計產(chan) 品的社會(hui) 使用是一個(ge) 巨大的普遍性平台,中國的本土設計則最真實最直接地反映了中國人的社會(hui) 生活特質。同時,在產(chan) 品的全球化循環過程中,“中國製造”並非如某些有偏見的經濟學家所說那樣,僅(jin) 僅(jin) 是一種低價(jia) 值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方式,更何況它還給中國年輕的設計師們(men) 帶來了借鑒、融合以至獨創的機遇。

    設計創新的基本動力,來自對社會(hui) 民生問題的關(guan) 注。本屆設計展沒有先行設定一個(ge) 展覽主題,但參展作品仍反映了中國現階段最具特色的設計價(jia) 值觀。例如一些作品是針對地震災害救援、過渡性安置房、野外工作站等應對災難的設計,它之成為(wei) 中國設計界的新熱點,是緣自設計家對汶川大地震的人文關(guan) 注。一些涉及日常生活的設計,也對現實生活及普通民眾(zhong) 有了更深入了解,如以電動高架車解決(jue) 城市交通問題的方案,解決(jue) 當今電器眾(zhong) 多接線紛亂(luan) 的方案,還有為(wei) 方便老年人出行,為(wei) 節約用水而作的設計,都在體(ti) 現設計想象力的同時蘊含著人文意味。

    視覺傳(chuan) 達設計能否充分而直接地體(ti) 現設計個(ge) 性,往往是衡量一個(ge) 國家設計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本屆展覽作品中,有展現大地震災難中孩子的令人痛心境遇和不屈向上理想的,有表現南京大屠殺題材的,有以自行車的延伸性描述反映普通人生存狀態的。包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已從(cong) 借鑒歐美設計風格走到逐漸形成中國本土風格。一些作品關(guan) 注傳(chuan) 統元素在當代的運用,著意在景觀、家具和產(chan) 品設計中探索中國意境。服飾設計逐漸改變以表演性設計為(wei) 主的傾(qing) 向,向著既重視時尚又體(ti) 現中國服飾風範的方向發展。在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繼承與(yu) 超越等課題上,轉型時期的中國設計已作了許多富有價(jia) 值的探索。 

    作為(wei)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設計之都”,深圳正是30餘(yu) 年來中國設計成就的映照。從(cong) 建築到平麵設計,深圳近年舉(ju) 辦了眾(zhong) 多有國際影響的設計活動,這個(ge) 年輕的城市對設計充滿了熱情。全國美展設計展在深圳的成功舉(ju) 辦,不僅(jin) 將展示近年來我國藝術設計領域的豐(feng) 碩成果,同時,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折射出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hui) 發生的巨大變化。可以說,藝術設計的發展水平已成為(wei) 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表征,中國設計已迎來最好的曆史機遇,中國設計家門將肩負起曆史的責任,隨共和國同行,與(yu) 新時代共鳴,在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浪潮中不斷前進。

 

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參觀展覽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