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的曆史巨變
西藏主題的美學敘事
——紀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術作品展
2011年6月14日上午10時,由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yu) 發展協會(hui) 、bv伟德官网登录、首都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紀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術作品展”開幕式在中國軍(jun) 事博物館隆重舉(ju) 辦,以藝術的方式紀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暨民主改革52周年,展現“世界屋脊”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風民俗,以及60年來西藏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西藏人民在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上團結奮發、邁向小康的瑰麗(li) 畫卷。反映出中國文明一脈相承、多元發展的生機勃勃,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萬(wan) 眾(zhong) 一心的精神氣度,新中國美術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喜人成就。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中國文聯黨(dang) 組書(shu) 記趙實、統戰部副部長黃耀金參觀展覽
劉大為(wei) 主席、吳長江書(shu) 記、陶勤副秘書(shu) 長、孫誌鈞教授參觀展覽
伟德线上平台主席劉大為(wei) 接受記者采訪
西藏主題和藏族題材的描繪作為(wei) 中國現當代繪畫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肇始於(yu) 上個(ge) 世紀三四十年代。吳作人、董希文等美術家首開藏區寫(xie) 生之先河,生動展現了那個(ge) 時代藏區人民真實生活的畫卷。新中國成立以後,西藏成為(wei) 藝術家深入基層、表現工農(nong) 兵生活的重要對象,他們(men) 以滿腔的熱情記錄了西藏和平解放、農(nong) 奴翻身做主人等偉(wei) 大的曆史變革。20世紀50~60年代伴隨著西藏解放和民主改革,內(nei) 地美術家在政府有關(guan) 部門的組織下開始陸續走進青藏高原,《當和平解放西藏的喜訊傳(chuan) 到康藏高原的時候》(牛文、李少言,版畫,1952年)、《春到西藏》(董希文,油畫,1954年)、《賽馬會(hui) 上》(艾中信,油畫,1954年)、《古長城外》(石魯,中國畫,1954年)、《洪荒風雪》(黃胄,中國畫,1955年)、《翻身曲》(潘世勳,素描組畫,1960年)、《初踏黃金路》(李煥民,版畫,1963年)、《夏河裝》(葉淺予,中國畫,1964年)、《我們(men) 走在大路上》(潘世勳,油畫,1964年)等作品的問世,形成了新中國美術史上第一次藏族題材美術創作的高潮。改革開放以來,更多畫家為(wei) 青藏高原雄奇瑰麗(li) 的雪域風光、淳樸善良的藏族同胞、純潔天趣的民風民俗、虔誠向善的宗教信仰所吸引,一次次為(wei) 她揮毫潑墨,西藏主題和藏族題材再次成為(wei) 藝術家探索藝術本體(ti) 語言和追求自由創作精神的源泉,形成第二次“西藏熱”。《西藏組畫》(陳丹青,油畫,1980年)、《開拓幸福的路》(徐芒耀,油畫,1980年)、《紮西德勒》(潘世勳,油畫,1981年)、《邦錦美朵》(韓書(shu) 力,連環畫,1982年)等,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時至今日,西藏主題和藏族題材仍然有眾(zhong) 多美術家永恒的創作主題,如徐匡、孫誌鈞、於(yu) 小冬、王沂光、吳長江等通過對藏族人物形象的塑造與(yu) 表現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貌。與(yu) 此同時,尼馬澤仁、其加達瓦、計美赤烈、巴瑪紮西、德珍等藏族的美術家也不斷吸收傳(chuan) 統藝術養(yang) 分和接受學院化專(zhuan) 業(ye) 訓練,並在此基礎上大膽探索和創新,共同譜寫(xie) 著漢藏文化在美術方麵的交流與(yu) 融合。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feng) 遠接受記者采訪
伟德线上平台分黨(dang) 組書(shu) 記吳長江接受記者采訪
本次展覽是繼“雪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後,又一次對西藏和藏族題材美術創作的大規模集中展示。此次展覽的215幅參展作品中既包括今年4月伟德线上平台組織當代名家赴西藏寫(xie) 生創作的一批精品力作,又包括特邀的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上反映西藏和藏族題材美術的經典名作。參展作品既有民族風情的鋪陳,也有精神內(nei) 涵的挖掘;既有社會(hui) 生活的再現,也有人性光輝的彰顯;既有曆史記憶的追溯,也有現代風貌的刻畫。有序、深入地梳理了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和當代美術中的西藏題材創作,建立起關(guan) 於(yu) 西藏主題的美學敘事和美學標準,具有重要的學術和文獻價(jia) 值;與(yu) 此同時,廣大觀眾(zhong) 也能從(cong) 展覽作品中更深入地了解青藏高原的地方曆史、文化和藝術成就,使展覽又具有了藝術普及和美育價(jia) 值。
青藏高原是我國十餘(yu) 個(ge) 民族和諧共處、生生不息的一片熱土,本次展覽不僅(jin) 有利於(yu) 對西藏和藏族題材美術進行曆時性、係統性、學術性梳理,有利於(yu) 催生當代熔鑄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的創作,同時也有利於(yu) 促進多民族文化的有機融合、和諧發展,增強全國各民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對偉(wei) 大祖國的自豪感,促進各民族在社會(hui) 主義(yi) 大家庭中相互學習(xi) 文化藝術、彼此尊重文化傳(chuan) 統、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團結奮鬥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祖國繁榮昌盛。在黨(dang) 和國家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下,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新時代中華兒(er) 女不僅(jin) 在生活水平上不斷提高、精神麵貌昂揚奮發,其文化藝術事業(ye) 和美術創作也在繼承本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勇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