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十年,再度出發,十年之前,郭金服的山水畫作品就在珠江兩(liang) 岸,中山故裏、伶仃洋畔引起轟動,如今郭金服又將藝術風格日臻成熟的山水作品和近年來潛心創作的百幅丈八山水大畫帶到嶺南,將十年來的藝術成就再一次展現在南國美術界麵前。厚積薄發,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郭金服的山水畫巡展,也是他近年來藝術成就的一次匯報展、感恩展。
郭金服是最早跟隨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著名山水畫家龍瑞先生學習(xi) 繪畫藝術,多年來,他醉心於(yu) 藝術創作,兩(liang) 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zhuan) 注於(yu) 筆端,不為(wei) 名所動,不受利所擾,師古不摹古,博采眾(zhong) 家之長,逐漸形成了具有個(ge) 人繪畫語言的藝術作品。潛心學術之餘(yu) ,也追隨賓翁腳步,遊曆於(yu) 祖國的山山水水,先後幾上黃山、走遍太行;隴上尋秋,昆侖(lun) 臨(lin) 風;蒼山觀月,洱海聽濤;漓江泛舟,嶺南看花;多次走進廣闊無垠的內(nei) 蒙古大草原和鬼斧神工的中原武夷山,北國的大興(xing) 安嶺原始森林、南國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美麗(li) 的山河,滋潤著一個(ge) 畫家天資稟賦的責任感,激發他用畫筆描繪出謳歌祖國的青山綠水。縱觀此次展覽作品,以青綠山水為(wei) 主,無論鬥方之作,還是丈八巨製,其作品:氣象中正、樸厚、蒼潤而不失文氣…全景式的構圖、粗樸的骨線、疏朗的氣韻、渾厚華滋的筆墨給觀者“內(nei) 美靜中參”,這是龍瑞老師對他作品的評價(jia) 。而他精心創作的百幅丈八山水大畫的計劃,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多年的藝術積澱和藝術成就展現在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裏,筆墨縱橫千裏遠,大壑無聲勝有聲,畫出了山水畫的靈魂---意境,極目遠觀,千山萬(wan) 水湧動於(yu) 胸,萬(wan) 千思緒動人心魄。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渾千仞,兼有南派筆墨的氣韻靈動,一改近年來山水畫作山澀氣滯之貌。
“郭金服的山水畫有靜氣”,這是著名的評論家楊悅浦先生的評論,這裏的“靜”,近乎於(yu) “文”,近似於(yu) “禪”,近似於(yu) “道”;這裏的“氣”,近乎於(yu) 靈動,近似於(yu) 意境,近似於(yu) 幽遠。正是畫中“靜氣”存,人間正氣在,這也是郭金服“正大光明”的藝術道路。
適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建黨(dang) 95周年之際,郭金服畫百幅山水畫卷,展祖國大好河山,為(wei) 嶺南人民帶來一場山水藝術的饕餮盛宴,也是響應習(xi) 總書(shu) 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精神:站在當代文化最前沿的美術工作者,如何用自己的筆墨和藝術情懷展現這一大時代的美景,每到重大曆史關(guan) 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wei) 億(yi) 萬(wan) 人民、為(wei) 偉(wei) 大祖國鼓與(yu) 呼。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ge) 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ge) 時代的風氣。
當前正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之時,壁立千仞,一身正氣,正是每個(ge) 中國人所需要學習(xi) 的。而郭金服的山水畫作,除了帶來傳(chuan) 統藝術上山水畫美的享受,同時將祖國的萬(wan) 裏壯美河山展現在你的麵前,筆墨當隨時代,在這大時代的背景下,郭金服正是用他的筆墨藝術和文人情懷“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畫出了新時代瑰麗(li) 畫卷,為(wei) 偉(wei) 大祖國的萬(wan) 裏河山立傳(chuan) !
郭金服
號溪山閑客
1960年生於(yu) 北京,祖籍河北武強。bv伟德官网登录會(hui) 員,九三學社社員,北京林業(ye) 大學特聘研究生導師、教授,北京市海澱區美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2009年被評為(wei) 年優(you) 秀藝術家、中國畫最具收藏潛力畫家。曾就讀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班,國家畫院首屆山水畫精英班。跟隨原國家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龍瑞先生研修山水畫30餘(yu) 年,並受教於(yu) 國家畫院著名畫家範揚先生。近年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術大展及學術性展覽並獲獎,在北京、浙江、山東(dong) 、廣東(dong) 、河南、甘肅、廣西、江西等地以及在俄羅斯莫舉(ju) 斯科辦個(ge) 人畫展聯展,並隨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出訪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荷蘭(lan) 、泰國等國和澳門地區參觀考察。作品多刊發於(yu) 《中國文化報》、《美術》、《美術觀察》、《中國美術》、《美術報》、《中國書(shu) 畫報》、《國畫家》、《中國畫》、《中國畫收藏》、《時代收藏》、《藝術狀態》、《收藏》、《畫廊》、《山水畫研究》、《大河畫刊》、《美術之友》《中國書(shu) 畫博覽》、《中國民族書(shu) 畫》、《中國藝術家》等國家級學術核心期刊及報紙和專(zhuan) 業(ye) 報刊畫冊(ce) ,出版《郭金服畫集》、《中國當代名畫家藝術研究——郭金服寫(xie) 意山水藝術研究》、《中國繪畫名家·郭金服》、《中國畫收藏文獻·郭金服卷》,其藝術成就被收錄《今日中國美術》大典。
▌龍瑞(原中國國家畫院院長)
金服所畫山水與(yu) 過去畫作不同的是其更富有傳(chuan) 統山水畫的書(shu) 卷氣息,其筆墨日趨成熟古拙,一筆寫(xie) 出、一氣嗬成,此乃為(wei) 中國山水畫學之正途大道。觀其畫作“氣象”中正、樸厚、蒼潤而不失文氣,為(wei) 金服“心象”性情率真的吐露。
▌範揚(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畫院副院長)
金服兄弟所作《龍泉寺秋韻圖》筆力扛鼎,章法骨氣直接麓台神采,假以時日可以不讓前賢矣。
金服山水從(cong) 宋元人筆墨中討生活,又能搜集名山大川氣象。求教名師勤學精思,融古今於(yu) 一體(ti) ,不落窠臼,不趨時好,立定腳跟決(jue) 出光明。金服兄前程大好!
大壑無聲 145cm x 360cm
塬上高歌信天遊 230x560cm 2013年
居庸積翠圖 136cm×68cm 2009年
▌傅京生(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導師)
從(cong) 他的畫中,我們(men) 能夠發現麵對畫麵,就在落筆的那一刹那間,他即能夠因其取象不惑而開始筆不停揮,從(cong) 而在筆筆生發之中,使畫麵血脈貫通、氣息逾寫(xie) 逾旺健,令完成後的作品具有“元氣淋漓幛猶濕”般的美。
▌趙衛(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
與(yu) 金服相識已有10餘(yu) 年,其間金服沉寂數年修學、遊曆、悟道,不斷進取,在全國的大型畫展中取得了驕人的佳績,我為(wei) 好友的成功而高興(xing) 。金服以堅定的自信行進在漸悟修行,厚積薄發的藝術成功之路上。由此看到金服的山水作品被人們(men) 關(guan) 注,這也是原因之一吧!
山靜清音圖 68cm x 136cm_副本
寒山春早圖 68cm x 68cm
徽州印象 68cm x 68cm
▌韓朝(清華美術學院博士、教授)
在十幾年的山水畫實踐中,金服逐步找到了個(ge) 性化的審美體(ti) 驗與(yu) 形式語言,他一直沿循和恪守的是通過筆墨修行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liang) 忘的精神境界。在他看來,畫家心靈世界的豐(feng) 富性提供了對形式語言感覺的敏銳,而山水意象也因其承載著畫家情感而變得內(nei) 涵異常豐(feng) 富起來,兩(liang) 者在磨合與(yu) 互動的狀態下使藝術得以深入和升華。
▌賈德江(著名美術評論家)
中國文化追求人造的東(dong) 西要與(yu) 自然的東(dong) 西相協調,即“道法自然”,畫亦不例外,“欲達平淡天真難”。在郭金服研究繪畫的漫長歲月中,這種審美追求是通過筆墨來加以確立和實現的。正是由於(yu) 郭金服常年堅持深入生活、穿行於(yu) 南山北水之間,使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了緣於(yu) “直麵自然”的原創因素,處處體(ti) 現畫家的主觀創造性和用筆用墨的豐(feng) 富和多變性,構成了他作品蒼潤、渾厚、靈動、天然的基調,展現了自己的情懷和意趣。
漓江山水 230x560cm 2013年
浩然太行 230x560cm 2012年
西山秋韻圖 248cm×128cm 2006年
▌杜大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導)
中國藝術,偏重程式,私塾教育、尊崇家法,更易程式於(yu) 極端,故有倡言師造化以糾正師古不化之弊者。造化者大致是今日所謂生活,幾百年來,所有革新者都幾乎遵循同一途徑,未或有出其右者……金服深諳此理,這幾年不斷跋涉於(yu) 太行、井岡(gang) 山、羅霄諸地,尋找適合自己的性情的山水,也尋找適合自己性情的筆法墨法,作品《朱砂衝(chong) 峽穀》、《羅霄山秋風圖》、《蘆溪河畔》等都顯出這種探索的痕跡。
金服是很努力的,他做通其它事情,現在還仍在做,隻是能因此爭(zheng) 得做一個(ge) 畫家的從(cong) 容,我也有這樣的願望,但我不能,我希望金服有那一天。
仁者樂山圖 248cm x 124cm
夏日山居圖 180×97cm 2007年
雲湧黃山秀 230x560cm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