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藝委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在京召開
楊 萍
2014年3月8日,第三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藝委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在京召開。藝委會(hui) 主任劉大為(wei) ,副主任吳長江、許江、潘公凱,委員馬鋒輝、王明明、田黎明劉健、李翔、尚輝、郎紹君、郭怡孮、駱獻躍、高士明、唐勇力、尉曉榕、薛永年等專(zhuan) 家聚集一堂,為(wei) 第三屆中國畫雙年展的順利召開出謀劃策。
會(hui) 議由許江主持,他簡要地介紹了前兩(liang) 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概況,展覽由伟德线上平台、浙江省文聯、浙江省文化廳、中國美術學院主辦,浙江省美協、浙江美術館、浙江畫院承辦。首屆主題為(wei) “意之大者”,針對當今寫(xie) 意中國畫出現的一係列問題,尤其是展覽的結構造成的問題,力圖還原到中國畫創作的生態裏去思考中國繪畫的核心內(nei) 涵。第二屆主題為(wei) “長卷視界”,圍繞著長卷,研究中國人獨特的長卷的觀看視界來思考中國畫創作的問題。第三屆主題圍繞著冊(ce) 頁,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繪畫的生態和繪畫的典雅形式本身出發探討中國畫當代活化和發展的問題。邀請何家英、尉曉榕、高士明聯合策展。
接下來,由策展人尉曉榕向大家通報了本屆的主題“輯頁掇英”,並進行闡釋,分為(wei) 玄覽蝶環、思紛群化、書(shu) 簡日課三部分。希冀觀者在冊(ce) 頁的觀覽品鑒中,開啟一個(ge) 精微的文人品讀世界;在一幀一葉的創製建構中,綿延文人生生不息的翰墨因緣;在日課的浸潤磨礪中,昭示藝者悠遠堅韌的求索情懷。
其後藝委會(hui) 專(zhuan) 家們(men) 就主題闡釋、展陳方式展開討論,並提供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展覽主題思路與(yu) 上屆保持連貫性,非常值得肯定,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體(ti) 現核心價(jia) 值觀,對中國畫傳(chuan) 統進行挖掘和整合。通過冊(ce) 頁這一裝裱形式切入,進一步探尋內(nei) 在的文化內(nei) 涵,進一步思考傳(chuan) 統文化精神如何在現代轉型。傳(chuan) 統的思想就是小畫要有大寄托,中國畫講究詩書(shu) 畫印,筆精墨妙,以小見大,通過這種反複的品讀方式養(yang) 心、養(yang) 神,體(ti) 現出中國畫的精微性,希望能借古代冊(ce) 頁的形製傳(chuan) 遞出當代表達。從(cong) 展示形式探討這種傳(chuan) 統文人書(shu) 齋的案頭把玩的審美的形式、品讀的方式如何在美術館得以展現,以供公眾(zhong) 欣賞,使這樣一種觀看方式與(yu) 今天人們(men) 的家庭生活,或者是讓美術走進千家萬(wan) 戶的理念具有更豐(feng) 富的現實含義(yi) 。如在空間和燈光的設置上更為(wei) 講究,營造出手持把玩品讀的氛圍。大家又討論了作品內(nei) 容、尺寸和參展人數的規定。如尺寸限大不限小;內(nei) 容上由於(yu) 冊(ce) 頁這種前後連貫關(guan) 係和比對關(guan) 係,強調它的曆史性,體(ti) 現出圖文的互映互照。參展作者可不拘限於(yu) 30人,策劃將不同畫家畫的同一場景進行冊(ce) 頁式裝裱作為(wei) 一幅作品參展,更能體(ti) 現畫友之間交流的情狀;也可以文由書(shu) 法家、畫由美術家聯袂完成;詩文也可借用網絡語言,進行一些探索和嚐試。
許江最後總結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非常明確地提出“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進行時代的創造,把文化打出去”,提出“要讓核心價值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這正是我們應該擔當的責任,也正是策劃此次展覽的意義之所在。通過冊頁的特性強調中國繪畫的特性,強調中國文人的繪畫世界的特性,即品性、詩性、心性和活性。這是一次高質量的關於中國畫創新、繼承的學術研討會,力爭把杭州中國畫雙年展真正做成一個高品位、有質量的展覽。